热门文章
“两会”提案丨加强县域消化专科能力建设,提升消化系统重大疾病防治水平
来源: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办公室 | 作者: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办公室 | 发布时间: 2022-03-11 | 978 次浏览 | 分享到:

       案由: 关于加强县域消化专科能力建设,提升消化系统重大疾病防治水平的提案

 提交部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乡村振兴局

   提案人: 李兆申

   主题词: 县域医疗;消化专科;技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安全


李兆申教授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联合主席


背景和现状:

      我国县级行政区域面积占国土93.02%,户籍人口占全国人口73.6%,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展理念,防止县域百姓因病返贫,接续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消化系统疾病病种较多,在我国疾病谱中占比重较大,患病率居主要疾病第3位。消化道肿瘤更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3大消化道癌死亡率分别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第3位和第5位,农村地区食管癌、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城市。

      为全面摸清我国县域医院消化专科和消化内镜中心现况,推进消化系统疾病防治,国家消化内镜专业质控中心联合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于2021年牵头开展了“中国县域医院消化内镜基本情况调查”。调查共纳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469所县域医院,结果显示,设置消化专科和开展消化内镜的医院分别占比71%和86.5%,院均配备内镜医师2.6人,年开展消化内镜诊疗4313例次,开展三、四级消化内镜技术的医院在县域医院中占比24.2%。



存在的问题


1.  诊疗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县域百姓需求和消化系统疾病防治要求。调查中29%的医院未开设消化专科,13.5%未开展消化内镜,三、四级内镜技术县域开展率不足25%。消化内镜诊疗体量与县域人口数量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县域百姓消化内镜体检、胃肠癌筛查需求。


2.  资源配置和诊疗能力地区差异显著。调查显示,县域医院消化专科诊疗资源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不同省份县域医院院均胃肠镜诊疗量和内镜医师数量差异最多超过5倍。


3.  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县域医院院均配置消化内镜医师仅2.6人,其中具备三、四级消化内镜诊疗能力医师占比更是不足25%,专业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专科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


4.  医疗质量管理亟待加强。县域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对年度国家医疗质量数据填报响应率不足50%;消化内镜诊疗严重并发症、消化道早癌内镜下漏诊等事件时有发生。


提案建议



1.  加速构建县域消化专科建设发展平台。

     将县域消化专科中心纳入千县工程临床服务中心,融合消化病诊治、消化内镜诊疗、消化系统肿瘤筛查、消化系统急症救治等模块,带动县域医院消化系统疾病防治水平的提升。以区域三级医院为核心的县域消化专科联盟,实现技术帮带、学术交流、双向转诊。在县域医共体范围内开展内镜早诊早治单元建设,推动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技术和理念的普及。


2.  加大财政投入,补齐消化专科和内镜中心软硬件短板。

     设置专项经费,重点针对老少边穷地区,支持高清内镜、放大内镜等设备采购和更新换代,确保县级综合医院全部满足《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建强”与“扶弱”并举,根据服务人口数量推进县域消化专科诊疗体量扩容,综合提升门诊、病房和消化内镜中心建设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3.  推进专业人才培养、资质认定和队伍建设。

     明确县域医院专科人才成长路径,为县域医院开放规培、专培绿色通道;在各地市设立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完善县域消化内镜医师资质认定和继续教育制度体系;提升县医院专科人才工资待遇和职称晋升空间,提高县域医院专科人才培育力和吸引力,稳定人才队伍。


4.  指标驱动、信息赋能,多措并举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将癌症早诊率、肠镜腺瘤检出率等与患者获益密切相关的质量指标纳入医院考核体系。提升县域医院信息化水平,将质量控制、远程会诊、互联网医疗等功能融入医院信息系统,解决质量指标获取困难和县域医院信息化孤岛问题,实现指标实时监测、远程指导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