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小病在基层 大病到医院 康复回社区 雅安市试点分级诊疗制度改革成效初显
来源: | 作者:pmo87dc1f | 发布时间: 2018-04-27 | 958 次浏览 | 分享到:
川新闻网雅安3月28日讯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和《省卫生计生委、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等6个部门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意见》(川卫办发〔2014〕257号),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雅安市于2014年10月1日起启动实施分级诊疗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本构建起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改革试点达到预期效果。

“两个转变”推进大型医院“减量提质”

一是转变医院发展方式。在分级诊疗制度改革中,转变大型医院发展方式是重要环节。雅安市卫生计生委联合发改、人社等部门出台《雅安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鼓励大型医院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增加医务人员收入渠道。同时,联合发改等部门,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使大型医院医务人员“减量不减薪”“增难度增待遇”。

二是转变收治病种结构。开展门诊,特别是便民门诊病种和人群分析,将普通门诊、便民门诊,尤其是慢性病门诊下沉到基层。同时大力推行日间手术,在雅安市人民医院选定射频消融术、冠脉造影术、翼状胬肉切除加干细胞移植术、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内镜下胃息肉切除等10余个日间手术项目,自2016年以来累计开展日间手术近300例。

“两个抓实”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

一是抓实重点专科建设。雅安市积极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临床专科建设。按每个专科30万元的补助标准,积极创建汉源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石棉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芦山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荥经县医院神经内科、宝兴县医院呼吸内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

二是抓实对口支援。积极组织协调雅安市人民医院、绵竹市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对口支援我市二级县级综合医院,由每家支援医院分别派遣5名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到县级医院驻点帮扶;同时由受援医院选派5名骨干医师到支援医院进行进修学习,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

“三个解决”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一是解决基层“有人看病”的问题。首先解决基层人员身份编制问题。对在乡镇卫生院连续服务期满5年以上、具有助理及以上医师资格且距法定退休年龄10年以上的聘用人员,通过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项目,以考核招聘方式直接入编转为乡镇卫生院正式职工,目前已落实编制30名。其次针对宝兴县试点中出现“招而不来”和“来而难留”新问题,雅安市积极探索创新本土化农村定向医学生培养新模式,市政府投入预算资金1320万元,2015年7月2012级和2016年7月2013级共382名毕业定向医学生已赴基层上岗服务。雅安市同步抓实改革再深化,在农村定向医学生中选拔了30名医学生参加“3+2”农村助理全科医生进行培训,进一步探索切合雅安市基层实际的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实践。此外,雅安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中医类医学生定向培养和引进工作。市政府预算投入1112万元培养经费,从2016年起计划通过5年努力,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和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优质教学资源,为市中医医院引进25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中医类医学生;通过引进和定向培养两种方式,为各县(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进和定向培养219名中医类基层农村卫生人才,现已完成2016级、2017级中医类定向生招生计划。

二是解决基层“有地方看病”的问题。结合中央支持卫生建设项目,抢抓灾后重建机遇, 通过争取各级资金倾斜支持,共新建265个村卫生室,全面促进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截至2017年,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达标率分别达99.1%、75%。

三是解决基层“看得好病”的问题。首先是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雅安市政府、市医改办分别印发《雅安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村级卫生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雅安市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实行管理、药械、业务、财务、考核的“五统一”管理机制;落实看病有登记、发药有处方、收费有依据、进药有凭证、收支有明细、传染病有报告的村卫生室“六有”标准,确保基层医疗机构规范运行。其次是实行“一对一”对口帮扶。结合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统筹安排全市二级医院支援八个县(区)贫困乡镇中心卫生院,由每个二级医院向对口支援的中心卫生院每年至少安排1名医务人员驻点帮扶,从而建立起多层次、全覆盖、科学合理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三个强化”提升卫生信息化水平

一是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147个乡镇卫生院、872个村卫生室已经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并且实现了医院内部的信息共享,减少了就医环节,方便了患者的就医。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通过四川省数字化医院评审,全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现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整合。

二是加强卫生专网建设。市、县、乡、村已经完成了卫生专网建设,形成全市“一张网”做到了专网互联互通。将目前繁琐的网络结构逐步统一到卫生专网上运行,将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在卫生专网上应用,加强健康档案利用率,将远程医疗系统整合到卫生专网运行,让群众在基层享受到上级医疗机构的优质医生资源。

三是强化远程医疗。全市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基本实现了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远程医疗服务,患者在县级医疗机构就可以享受市级或省级医疗资源的服务,方便了患者的就医。部分县(区)还实现了县、乡之间的远程阅片服务。(雅安市卫计委)